请教一下,我在因子相关性的选项里测试各个因子的平均IC,然后选出高于0.05以上的因子,然后放入排名条件里进行回测,发现收益大大下降。之前看介绍,IC均值高于0.05的话,对收益正向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回测下来并不是,是否我哪里搞错。而市值等因子的平均IC测出来只有0.029,IC数值不是很大,但是回测里对收益的影响却很明显。我就感到困惑了
请教因子IC和回测收益问题
请教一下,我在因子相关性的选项里测试各个因子的平均IC,然后选出高于0.05以上的因子,然后放入排名条件里进行回测,发现收益大大下降。之前看介绍,IC均值高于0.05的话,对收益正向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回测下来并不是,是否我哪里搞错。而市值等因子的平均IC测出来只有0.029,IC数值不是很大,但是回测里对收益的影响却很明显。我就感到困惑了
编辑帖子
杭州迅涵科技有限公司
保存成功
谢谢管理员详细的回复,感谢
上架的以及商城策略如果小于千2的单边交易成本我们是不让提交认证的。
目前我们还没在策略首页展示策略所设置的交易成本,但实际上你可以通过策略的回测数据进行判断的,交易统计中的“平均交易收益”是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如果按单边千2来算,下图的平均交易收益应该在10.26%左右,说明是能实现收益的。
挺多9:31的实时策略的平均交易收益比较低,而且实盘单边交易成本也远不止千2,所以就不存在实盘的价值了,都是可以通过上述的办法去判断的。
感谢管理员的回复,在第二个问题上,我将交易成本设置为0,然后股票池设置为全部股票,股票数量是20只,同样时间段下测试该因子的策略回报,发现收益确实提升到年化76%,但是与图A的160%的年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里是我哪里设置依然有问题吗?
设置图:
策略再次回测图:
第一个问题:
这里展示的换手率是最头部股票池的年化换手情况,这个换手率和你设置的调仓周期有关,你截图中设置的是一个交易日进行一次调仓,然后平均每个周期的每组持仓股数在19只。
以最头部的股票池为例,就意味着每天都将这个因子进行排序,然后取前19只股票,如果和上一期存在差异的话就构成了换手。如果当天的19只和昨天的19只股票完全不一样的话则构成了100%的换手
第二个问题:
问题出在了换手率所带来的高昂的交易成本上,我们默认单边交易成本是千2,135倍的年化换手意味着-135*0.002*2=-54%的交易成本,这是一笔极高的成本。而排名分析中是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和涨跌停买卖可能性的。
第三个问题:
你的理解是对的,因为规模风格是目前A股市场上最显著的风格了,所以很多时候是需要考虑究竟是这个因子本身带来的收益,还是因子背后的规模风格带来的收益。
你这个因子的收益受小市值风格影响蛮显著的
请教一下管理员关于排名分析里对因子分析的几个问题:
1.如下图A,里面的换手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是只要排名有变动 以及 距离上次调仓日>=设定的调仓周期(交易日),则进行一次换手,是吗?
(图A)
2.上述图A的单因子的累计收益曲线如下图B,从图A和图B可以看出该因子头部排名的股票分段年化收益很高,但是在同样时间段下进行策略回测,发现年化收益和总收益都很低(策略回测结果在图C),这两者的巨大差别原因在哪里呢
(图B)
(图C)
3. 市值分位图的意义,比如下图,是为了显示测试的因子的不同股票分段与市值因子的关系?比如下图的因子,恰好是排名越靠前,股票分段的市值越小,说明该因子与市值因子相关性大?
得先搞明白一个事情,就我们常用的IC指的是RANK IC,也就是因子值当期的大小排名与下一期收益率大小排名之间的相关系数。
我们会认为IC均值越高的因子,其数值排名与下一期收益排名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会认为这个因子的质量越高
但是并不意味着因子的质量高就一定会带来很高的策略收益,因为策略最终所选的股票是因子得分最高的那部分,也就是最头部的股票池。
小市值因子虽然IC看着是低了些,但是他的头部收益是极高的,单独拎出来看的话确实是能吊打不少平均IC高的因子
就像下面这个因子,看IC IR以及单调性是挺好的,但是头部收益只有15%左右的年化
而同样设定下,总市值因子的ICIR虽然差一些,但是头部收益却是吊打上面这个因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