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资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在市场大跌时不仅不敢买入,还会因为恐慌的情绪而割肉出局;而当一个中期趋势涨起来之后,明明知道调整随时可能到来,却忍不住在这时想买股票”。这就是大家俗称的“追涨杀跌”。


显示和人们习惯性的操作相反的买跌卖涨”才是正确的交易节奏。

 

但是低买高卖说起来轻松,实际又怎么操作呢?


缺乏一个标准的尺度去参考对照,买卖点的把握,品种的选择,都远远超过了普通投资者的能力圈。

 

今天我们就将向大家介绍一套非常实用的方法,克服人性弱点,踏准市场的节奏。


一、掌握好的买卖点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找到好的买卖点,这里需要用到“果仁市场强度”这个指标。

 

我们以10月19日至11月19日中证1000指数这一波小反弹走势进行举例。

 

这期间,上证指数的低点出现在10月19日的2449点

反弹的高点则出现在直到11月19日的2703点,

中证1000走势与大盘同步。

 

下图则是中证1000指数,过去一年的果仁市场强度走势:



我们可以发现,该强度指标的走势呈周期性的波动


在过去一年中,图中明显有三个低点和三个高点,且低点的位置基本出现在同一水平线附近。

 

而这一次的高低点出现的位置,和中证1000指数本身的高低点位置基本完美重合(中证1000本次低点出现在10.19日,高点出现在11.18日)。

 

这就启发了我们能不能使用强度指标的高低点来判断指数的高低点,从而指导操作呢?

 

那么假设在低点买入,在高点卖出,我们来计算下,三次操作中,中证1000指数的收益:


第一次:2.14-3.14日;收益率12.92%

第二次:6.25-7.24日;收益率1.6%

第三次:10.19-11.19日;收益率19.11%


虽然,我们不能完美的捕捉到强度指标每次的高点和低点,但是:


当这一次强度指标低于或接近上一次创下的低点后,

我们便可以判断,现在进入了买入区域

 

当这一次强度指标高于或接近上一次创下的高点后,

我们便可以判断,现在进入了卖出区域

 

而其他时间,则选择持有策略;

或者当策略反弹至设定的盈利目标时(比如15%)进行止盈,等待下一次的进场操作。

 

所以,通过每一个指数的果仁市场强度指标的创新低与创新高情况,我们便可以很好的判断进场与出场的时机。

 

二、买什么


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买什么

 

我们以代表大市值股票的上证50指数和代表中小市值股票的中证1000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在上证指数达到阶段低点2449点的10月19日,上证50和中证1000的强度指标也达到了一个阶段低点。

 

但不同的是,中证1000的下跌幅度,明显强于上证50,且中证1000的强度指标低于了前低,而上证50没有。

 

在后面的反弹中中证1000的强度也明显强于上证50。

 

这期间,中证1000的涨幅为19.11%。而上证50为5.19%。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第二点结论:


当同时有指数进入了买入区域,那么超跌更严重的,破了前低的指数,就更有买入的优势。卖出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对应策略


用这样方法,直接操作ETF是没问题的,但大部分投资在投资的时候,还是会选择操作一个策略或者个股,那么这时,使用指数作为操作的信号难免不够精确。

 

所以当买入一个风格策略时,我们会选择因子IC来替换市场强度进行判断:




同样的原理:

当某一因子的IC值低于或接近前一个低点值时,

那么向该因子暴露度较大的策略就进入了买入区域

 

当某一因子的IC值高于或接近前一个高点值时,

那么向该因子暴露度较大的策略就进入了卖出区域

 

我们来看一下,最常使用的几种因子当前的位置:

 

趋势是向上的因子有:

增长因子、盈利因子和预期因子


(该位置适合持有)


趋势是震荡的有:

估值因子和波动率因子



(该位置考虑止盈)


趋势是向下的有:

缩量因子、小市值因子和反转因子


(该位置考虑卖出)


其中的缩量因子和小市值因子,刚刚碰触了前高,因此出现了比较强的卖出信号。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因子IC的正负是相对的。


比如:

当小市值的IC值达到高峰值时,应该卖出。

相应地:大市值的IC值就达到了低峰值,应该买入。

 

所以,小市值和缩量因子出现卖出信号时,相应的朝大市值放量方向暴露度较高的策略,当下进入了买入区域

 


附:常用因子对应指标

市值:流通市值

估值:BP

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波动:250日波动

盈利:ROE(净资产回报率)

反转:-60日涨幅

缩量:中性20日换手率

预期:未来预期盈利增长率


更多数据及量化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果仁网